回到頂端
|||
熱門:

簡秀枝》許馬祖外島一個永續的藝術未來

愛傳媒/ 2023.09.24 15:00

簡秀枝》許馬祖外島一個永續的藝術未來

簡秀枝》許馬祖外島一個永續的藝術未來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馬祖國際藝術島」於9月23日二度開鑼,滿心雀悅,訂了馬祖南竿機票,期待見證離島的藝術永續與生根。

    今年主題是「生紅過夏」,據說以7種非日常視角、6大亮點,重新書寫島嶼篇章,讓馬祖不只有藍眼淚, 還有滿滿的藝術饗宴。

    去(2022)年2月「馬祖國際藝術島」首次舉辦,鋪天蓋地,迎來各方人馬的好奇與支持,當時大家共許10年「馬祖藝術島計劃」,希望用10年的當代藝術耕耘,讓雕堡軍營,重新變裝,任藝術空氣飛揚,藝術小草滋生蔓延。

    在政治當道,選舉多如牛毛的此時此刻,談「馬祖10年藝術島」計劃,果真是否經得起考驗,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以選票考量,馬祖充斥著藍天碧海,綠色選票少之又少,在那樣沒有選票回報的地方,文化部與交通部觀光局,是否願意持續下注。

    尤其,  「馬祖國際藝術島」執行單位雖是連江縣政府,但幕後的大手是中華民國文化總會,文化總會長就是總統本人,說白了,是文化附著在政治之下,執行政策性的文化活動。

    為什麼舉辦「馬祖國際藝術島」?!是因為時代轉變,解嚴已過30多年,金馬外島,早已完成階段性軍事任務,回歸常民社會,戰地外島的振興,迫在眉睫,而現代化硬體建設當然不能少,但藝術文化建設,會讓外島在僵硬的土地上,透過軟實力加值,會讓整個外島重新偉大起來。

    尤其,老天爺賜予的「藍眼淚」勝景,每年春夏季節,還是迎來許多觀光客。觀光客一到,除了看「藍眼淚」,還是希望延伸更多景點,或參與更多活動。

    近年,馬祖外島鼓勵居民「換生活」與藝術家「駐村」活動,讓更多心人,登島體驗外島生活,或者,在外島「駐村」創作,吸收大自然能量。

    不管「換生活」或「駐村」,都為馬祖的人口結構,帶來質變,畢竟早年軍事緊張、對峙時代,軍人離鄉背景,以島為家,一待就是幾十年,解嚴後,軍隊解散,能走的大概已走到差不多,留下來的,也面臨凋零,或年輕人外流的問題。

    如果此時此刻,引進更多年輕人,或者讓需要清靜寬廣工作室的藝術家,帶著夢想去外島定居與創作,非常符合現實需要。

    站在綠色執政黨的立場,就是因為遍地「藍澄澄」,更需要用真心下注、作長線佈局、翻土播種,永續經營。

    10年,不能稱長線,只能說比一般政治人物或首長任期的4年,略長一點。

    以馬祖藝術季來說,10年為單位,累積下來,到馬祖做藝術、或看藝術,或可成為一個習慣,而10年的藝術傳承,多少會有一番景況。

    台北飛往馬祖,航程只有55分鐘,返程因為風向關係,才50分鐘,但是心理距離彷佛無限遠。

     再飛一次馬祖,看看第2次「馬祖島國際藝術季」的風采,更重要的是,見證文化總會為主導的綠色執政,是否老實可靠,是否執行到位!?

    「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展前記者會,已於20日下午2時在民俗文物館舉行,縣長王忠銘、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李厚慶出席,親自歡迎各界蒞臨。

    包括80組創作團隊,70組作品,於4鄉5島展出,展期從9月23日,到11月12日,期待大家共襄盛舉,登島體驗馬祖文化魅力。

    參加當天記者會中,包括縣長王忠銘、文化總會秘書長李厚慶。他們手持藝術島護照,與文化部次長李靜慧、日台協會副代表服部崇、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副組長陳慧慧⋯等部會貴賓及策展團隊,共同對外宣布「第二屆馬祖島國際藝術季」的倒數計時。

     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在前任的縣長劉增應熱情參與與支持下,留給外界鮮明的好印象,接下棒子的王忠銘也表示,第二屆的藝術島,背負了更大的期待與使命,不只承先,更要啟後。在第一屆的基礎上,邀請了更多國內外、島內外的策展人及藝術家與在地共創,透過多元的視角與觀點,一起讓馬祖的改變被看見。

    王忠銘說,「馬祖國際藝術島」是長遠計畫,要為下一屆做更深遠的準備,需要靠內部力量,縣府鼓勵同仁參與,提出改善、推廣建議,以及成立專案辦公室,加強同仁計畫認同,也盼藉由藝術島策展在秋冬淡季,增加遊客回流,據指出,「第一屆馬祖國際藝術季」有3萬人登島,相信這一屆必能超過。

    日台協會副代表服部崇特別來馬祖參與開幕。他分享文化藝術是可以超越時空與國境的,第一屆有沖繩與那國島及東引島的線上交流,第二屆有高橋匡太和胡宮雪娜兩位來自日本的藝術家參與創作,這樣跨海的共創,連結了人與人之間,是很棒的對話。服部先生也期待,未來能有機會搭乘新臺馬輪來馬祖,享受一趟海上之旅!

    記者會中邀請多位策展人分享創作,馬祖在地藝術家曹楷智、李若梅,本屆擔任《島內視角-穿越時間的時間》策展人,邀請長期關注且深入馬祖的藝文創作者,展現始於島內的視角及觀點。

    曹楷智在記者會上說,此次花了很多時間,把南竿著名的中山門重新整理,讓原本軍管時期的歷史建築,變成藝文空間,讓不斷前進的時間成為共同的語言。李若梅認為,馬祖國際藝術島是中山門變身後的第一個重要展覽,就像一艘大船,將引領馬祖的藝文發展走向國際。

     本屆藝術島有別於其他藝術季,特別把表演藝術獨立成為策展計畫,邀請李惠美擔任顧問,劉麗婷、謝淑靖作為協同策展人,另外還邀請國際級表演團體,例如優人神鼓、舞蹈空間舞蹈團、台北市立國樂團⋯等,到馬祖外島展演。

    呼應也以老酒為主題,本屆發展出《飲.馬祖7杯酒》在地創作計畫,讓遊客能透過表演藝術,了解馬祖的傳統和老酒文化,感受馬祖的文化魅力。

    同時台電公共藝術,則邀請台東布拉瑞揚舞團、UNI優尼客當代馬戲、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一同登島,在展期間'會有20多場的演出活動。

    23日起「馬祖國際藝術島」再度開鑼,春江水暖鴨先知,飛馬祖航班高潮再現,期待更多的驚艶與新發現!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馬祖國際藝術島官網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