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蘇煥智維新觀點》《好好鱉殺甲屎流!》

優傳媒/ 2023.01.19 07:52

原來可以快速決策,過年前普發一萬元現金,大家好過年,消費帶動經濟,為新春帶來活力。結果「好好鱉殺甲屎流!」,「權力的傲慢」反而「跟基層困苦人斤斤計較」。反而使蔡英文成為賴清德的包袱。(圖/取自網路)

 

作者/蘇煥智

 

2022年政府稅收超徵4950億元創下超徵歷史新高,也是繼2021年超徵4327億元,連續二年高額超徵。六年合計超徵1兆2567億元。因而是否「超徵還稅予民」或普發現金、消費券,或是優先還債?成為民進黨大敗後過年前熱門的新課題。

 

一、蔡英文曾主張超徵全民共享:

這幾年來法稅改革聯盟一直訴求「超徵稅收應還稅予民」或普發現金與全民分享。

 

而蔡英文在2015年還是在野黨主席時準備競選總統,在馬政府時代連續兩年超徵時,她也要求馬政府「應該將經濟發展果實與各階層共享」。2019年蔡英文準備連任時,也曾表達連續二年超徵,要求行政院應考慮與低收民眾分享經濟成果。

 

不過後來香港反送中運動成為主軸,蔡英文氣勢扶搖直上也就不了了之了!

 

二、謝金河忠告立委群起呼應:

去年大選民進黨大敗後,12月23日左右,謝金河呼籲政府應該把從企業超徵的4500億元,不是拿來還債,而是與底層民眾分享。謝金河表示:「有了龐大稅收,如果政府愛民如子,應該學美國總統川普、拜登,直接把支票寄到每個人手上」。「政府的紓困措施卻經常論斤秤兩,不夠大器,這也是仇恨值增加的原因之一。政府如果懂得把取自大企業的錢,慷慨分享給底層民眾,我相信這個結果會大大不同。這次執政黨的敗選,也給未來想逐鹿大位者啓發:跟人民斤斤計較的政府,恐怕會丟掉政權」!

 

民進黨立委何欣純也呼應謝金河意見,訴求發現金好過年。何志偉主張發現金2萬元,連英系立委串聯訴求發現金1萬元,湧言會也均群起支持。但新系郭國文立委則反對普發現金。

 

三、底層民眾已經苦了三年:

這三年疫情雖然台灣經濟數字表現亮眼,但獲利者都是類似台積電、海運業、電子商務、物流及高科技產業。一般民眾及中小企業、觀光、餐飲等相關庶民經濟,其實過得非常辛苦。失業情形也非常普遍。而政府的紓困補助,往往都是特定族群;而且有非常多的限制,許多人並没有受到照顧。美國及歐盟許多國家例如川普、拜登都是採取直接全民發現金的模式。

 

雖然全球疫情已經逐漸進入尾聲,但中國大陸正在大爆發潮,距離全面恢復正常恐怕至少仍需半年。再加上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仍然看不到和平署光,戰爭引發的衝擊嚴重影響全球復甦。而且物價全面上漲,通膨問題非常嚴重。2023年全球經濟轉向衰退,底層民眾已經苦了三年,但還沒看到希望。

 

所以原先立委們期待蔡政府敗選後能夠反省檢討,體恤民眾困難,在農曆過年前能夠發放現金至少新台幣一萬元。我個人認為立委們還是相對比較接地氣。

 

四、「蔡想想」vs.「蘇真衝」:

敗選後謝金河的倡議,民進黨立委群起支持。結果蔡英文決定去年年底召開國安會議討論。

 

其實超徵普發現金這種議題是預算法第五章追加預算及特別預算的問題,召開國安會議並沒有正當性也很奇怪。反而應召開府院黨及立法委員黨團會議,讓真正有民意壓力的立法委員們有機會當面跟蔡總統及行政院長一起討論溝通,才能真正切合社會需要。結果蔡英文不關心國會民意,反而在國安會的同溫層內做決策。所以會議結束主張錢要發在刀口上,原則上沒有普發現金的決定。

 

不過1月4日蘇貞昌宣布每人發6000元,低收入戶每月加碼。蘇院長雖然被譏為發錢保官位,不過應該也是回應立法委員的需求,算是比較接地氣。蘇院長明確定調後,蔡總統不得不背書。蔡總統應該也很後悔功勞被蘇院長搶了。這個決策過程倒還真有「蔡想想vs蘇真衝」的特色!

 

不過民進黨認為要先立法、過年前來不及作業。但在野黨認為是民進黨政府無心,如果同步作業應該農曆過年前可以發放。

 

五、要先立法嗎?或為挾帶其他預算?[曼玲1] 

民進黨認為要普發6000元必須要先經過立法後,才能編列預算。這個說法在野黨國會議員似乎並沒有提出質疑。這個說法應該是指預算法第79條第1、2、4款「追加預算」的情形。

 

但按照行政院所提出的「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第五條擬編列3800億「特別預算」案,其中用於普發現金6000元的預算是1400億元。另外挾帶其他2400億元的支出。

而特別預算依據預算法第83條第1項第2、3款「二、國家經濟重大變故。三、重大災變。」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及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導致國民經濟生活困境,為保障基本生活及振興庶民經濟而直接編列特別預算,並不需要特別再立法的程序。更何況財源則非新增舉債,而是由2022會計年度的歲計賸餘來抵充。(因為稅收超徵而收入大增產生歲計賸餘)。

 

所以民進黨政府要求先立法而提出「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其實是多此一舉。而其真正的目的,應該就是挾帶通過其他的2400億元的預算案,作為選舉年更大的籌碼。

 

六、「好好鱉殺甲屎流!」

蔡英文敗選後,仍然不重視立法院民進黨團多數意見,反而將原是民進黨立委率先提出的政策訴求刻意封殺。充分反應蔡總統不尊重民進黨國會民意。

 

可惜的是民進黨立委應該也被蔡政府馴化,不敢像高嘉瑜王世堅般直言反對批評,而選擇吞下。至於參選黨主席的副總統賴清德,也謹守黨政分際,不敢得罪蔡總統,表達不同的心聲。所以將原來由民進黨立法委員率先倡議的政策,反而變成國民黨的訴求。

 

結果:

1、民進黨的方案:

堅持發6000元,挾帶其他2400億新增預算,要拖到明年4月;

2、在野黨的方案(這原是民進黨立委的方案):堅持發1萬元,反對挾帶其他預算,過年前通過法案。

過年在即,兩黨政策對決,到底哪一黨的政策比較得民心?從謝金河的原始倡議應該可以知道結果!

從此一過程証明民進黨是如何的「好好鱉殺甲屎流!」也見証「執政優勢,如何變成執政包袱!」

 

七、蔡英文成為賴清德包袱:

雖然民進黨大敗,但所有的檢討完全不敢針對蔡英文總統。而蔡英文主導的中央執政,原本是賴清德競選總統的優勢背景。不過蔡英文似乎仍然活在自己的同溫層,對於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的切身意見都視若無睹。

 

原來可以快速決策,過年前普發一萬元現金,大家好過年,消費帶動經濟,為新春帶來活力。結果「好好鱉殺甲屎流!」,「權力的傲慢」反而「跟基層困苦人斤斤計較」。反而使蔡英文成為賴清德的包袱。

 

這個矛盾能否化解?將是未來一年賴清德能否接棒,成敗的關鍵!

蘇煥智,前台南縣長,曾任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台大物理系肄業,台大法律系畢業,輔大法研所碩士。現為台灣維新召集人,大員法律事務所律師。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