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中正大學綠照顧團隊 懷舊課程照服嘉義長輩

觀傳媒/ 2022.02.15 13:37

(嘉義新聞)[記者 邱嘉琪 嘉義報導]從台北都會區來到嘉義鄉村求學長達7年,中正大學社福所校友顏鈺杰出自對土地的關懷,走入社區蹲點,並組成「綠照顧」團隊從懷舊治療出發,針對在地社區提供社會處方箋。顏鈺杰融入農村在地特色,展開一連串長者陪伴行動,並設計一套可複製、推廣的模組課程。目前該課程已實際在新港、六腳、後壁等鄉鎮成功複製,未來也將到嘉義縣市其他社區推廣。

「其實很多的想法和概念,都是在這個土地、這個學系養成的。」顏鈺杰說,一開始就讀中正大學社福系時,也曾對科系感到迷惘,滿腦子想要跟其他人一樣輔系或雙主修。然而,當顏鈺杰實際踏進社區,從阿里山部落、民雄三興村,再到傳統產業,陸續接觸在地文史記錄和田野調查之後,更加深他對嘉義這塊土地的認同。於是他找了志同道合的學弟妹,在中正大學創新創業基地輔導下,組成「綠照顧」團隊,推出懷舊生命教育的品牌概念。

顏鈺杰說:「嘉義縣是全台最老的縣市,老化指數甚至是全台的2倍。」長期蹲點看見很多社區活動因資源有限,大多是單次、重複性高,且較缺乏老人生活經驗的探索,於是他與團隊便從「懷舊治療」出發,設計一套有系統的模組課程。「農村高齡者通常沒有太多受教育經驗,終其一生都在務農或從事零工,所以應該以他們的生命經驗設計課程。」顏鈺杰說,除了各種藝術創作,引導長輩講述生命故事才是模組課程的核心,「而就像選自助餐菜色一樣,未來社區或非營利組織可自由搭配課程組合。」

▲懷舊銀髮課程與長輩生命連結,創造共鳴並提高參與感。
(圖/中正大學提供)

在這樣的模組課程中,為了客製化在地特色,中正綠照顧團隊花時間認識當地人文、產業及社區長輩年齡、身心狀況,還找來在地才藝青年一起研發懷舊桌遊,上面的卡牌圖案更取材自80年代前的生活物件,如斗笠、水井、算盤、枝仔冰等,引起長輩共鳴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顏鈺杰說,讓長輩練習認知能力的同時,也幫助長輩重建正向的人生歷程,找回自我價值,排解孤獨感和憂鬱,就像是一種社會處方箋,補足長輩使用藥物治療無法達成的效果。

除了桌遊,中正綠照顧團隊也把教室搬到戶外,加入繪本說故事、壓克力彩繪、植物染等活動。顏鈺杰說,團隊曾在六腳鄉利用薑黃、七里香等當地特產,帶著長輩做染布,他笑說:「記得有一個九十幾歲的阿伯染完布後很開心,主動跑回家抱了一捆布說要染。」此外,中正團隊更事前調查長輩最有情感的菜園、宮廟等,開著高爾夫球車載長輩在社區「趴趴走」,猶如真人圖書館,鼓勵長輩在熟悉的場域重述過往,搖身一變為社區導覽員。

從大學到研究所畢業,顏鈺杰已經待在嘉義7年。他說,在嘉義看到許多以前不曾見過的事物,也學會「同理」,希望以自身的經驗感染其他青年,除了陪伴長輩,也開設培力青年的社會設計工作坊,創造機會邀青年一起投入社區行動。而未來一年,中正團隊將到大林鎮、嘉義市,針對社區性質推廣客製化的模組課程,像是目前已計畫與嘉義市社區合作青銀劇場,讓青年、長輩一起編寫劇本與表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