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莊淇銘未來事件簿》政府憑什麼任意剝奪人民的工作權 ?

優傳媒/ 2021.09.22 12:48

很多人批評,蔡政府官員坐領人民納稅血汗高薪,不努力購買國際疫苗,不積極保障人民的工作權。相反的,在冷氣房憑著自己的感覺,任意讓人失去工作。真要為被剝奪經營權及工作權的台灣人民,感到憤怒與不平!(圖/取自網路)

 

作者/莊淇銘

 

防疫指揮中心宣布,中秋節過後,9月21日到10月4日維持二級警戒。曾上過我法律課程的同學問:既然本土染疫數目已經降到個位數,甚至是0,為什麼還維持二級警戒?尤其,歌廳、舞廳、KTV及電子遊樂場等還是不開放營業,這會不會侵犯商家的營業權及員工的工作權?

 

回同學說:妳的法律素養果然提升了。我注意到,很多關於開放商家經營的評論,大多著墨在防疫與經濟方面進行探討。其實,憲法保障的人民生存權及工作權,才是政府跟社會應該要重視的。憲法第15條明定「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應予保障」,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之下,政府應該負起保障人民工作權的憲法責任,絕不能剝奪人民的工作權。同學問:那在甚麼情況下,政府才能剝奪人民的工作權呢?

 

回同學:這要分兩個層面討論。其一,商家的經營權;其二,該商家員工的工作權。其中商家的經營權最是關鍵,因為一旦經營權被剝奪,員工自然沒了工作權。商家的經營權通常都是經過合法的程序而取得,是以,沒有一定的法律程序,政府不能恣意剝奪商家的經營權。

 

同學問:那政府憑甚麼法律來剝奪商家經營權呢?這法律有沒有牴觸憲法呢?跟同學說:「剝奪」基本上是違憲的,最多只能「限制」。憲法23條有對工作權的限制,其內容是「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得以法律限制之。」

 

同學說:所以在必要時,可以法律限制之。那在何種情況才算「必要」呢?跟同學說:這就是重點,商家的經營權及員工的工作權,是憲法保障的基本權利,不是某人認為必要就可以剝奪或限制。「剝奪」是違憲的手段,然而,即便要限制人民基本權利,因其是侵犯憲法的大事,所採用限制的手段必須考量是不是有「必要性」,以及手段與目的間必須符合「比例原則」,亦即所採用的手段必須能達成目的,且在達到目的的諸多手段選擇中,應選擇損害最小之手段。

 

以九月初Delta病毒入侵為例。台北市跟新北市原本在防疫作為都同步實施。但,九月八日新北市侯友宜市長宣布餐廳停止內用,台北市長柯文哲並沒有跟進。

 

同學說:我知道了,因為,台北市的病例遠比新北市低,餐廳停止內用的「必要性」,相對比新北市低。由於餐廳停止內用,必然會影響餐廳部分員工的工作權,所以,柯文哲根據「比例原則」,選擇餐廳可以內用。而後,當病例降了下來,因「必要性」降低,侯友宜市長也隨即宣布餐廳可以內用。

 

準此,看到八大行業為了沒工作,生活不下去,上街頭泣血抗爭,爭取工作權及生存權。不禁思考,根據「必要性」跟「比例原則」,陳時中憑甚麼剝奪八大行業的經營權及員工的工作權,而且剝奪得如此之久呢?再者,又根據哪個法來剝奪攸關生存權的工作權呢?

 

跟同學說:這是個「大哉問」! 龍田里里長袁俊麒曾跟我討論過此一問題。他說憲法23條只提出對工作權可以限制,並不能剝奪,所以,剝奪工作權,且剝奪如此之久,是違憲的。以美國最近實施的入境政策為例。不再對特定國家實施禁止入境,改成條件限制,就是要外國旅客提供完整施打新冠疫苗證明,搭機前三天內病毒檢測陰性證明,並採實名制以供後續追蹤。

 

美國這個新法令就是從「剝奪」改成「限制」。同樣的,政府應從憲法保障經營權及工作權的角度思考。不該「剝奪」,應採取「限制」。限制八大行業的員工必須施打兩劑疫苗,來消費的顧客必須提出三天內病毒檢測陰性證明。在此條件下,政府應盡全力購買國際疫苗及降低檢測費用及門檻,以維護人民的經營權及工作權。

 

同學說:袁里長說的很有道理!難怪很多人批評,蔡政府官員坐領人民納稅血汗高薪,不努力購買國際疫苗,不積極保障人民的工作權。相反的,在冷氣房憑著自己的感覺,任意讓人失去工作。真要為被剝奪經營權及工作權的台灣人民,感到憤怒與不平!

 

作者簡介

莊淇銘,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士、美國俄亥俄大學電腦碩士、美國路易絲安娜大學電腦博士。現任智多新協會會長、台北市研考會委員、台北縣資訊委員會委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暨教育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自小成長不愛讀書,翹課離家出走是家常便飯。高中上夜校,大學考三次,最後終於考上成大。當兵期間,頓悟學習重要性,真正開始收心學習。

擔任過開南大學創校校長、高雄市立空大校長,以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三校校長、考試院典試委員、中華民國多媒體英語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榮譽理事長。

45歲開始鑽研快速學習法,致力於學習效率研究,每年受邀演講場次200場以上, 專業知識領域達23種之多。除了是電腦專家外,可以講10種語言,是語言專家、社會觀察家、創新思考、生命教育、生死學及兩性關係作家。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