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海外出生成長,或是在臺灣出生但隨著親人海外長期居住生活的新住民子女,因華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相當有限,或是沒有基礎,來(回)臺灣後,較無法融入學校國教課程,面臨相當大的學習困境。教育部國教署自106年起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合作,建構出跨國銜轉學生教育服務系統與教學模式,並以高雄市為試行指標,提供全國各級學校標準處理流程與華語文教育協助。
高雄市苓雅區中正高中國中部2位越籍新住民子女,自107年2月返國就學後,開始接受為期2年的華語文學習。剛入學時,華語文能力為零,透過華語補救經費支援和跨國銜轉專業團隊對教學、班級經營及輔導的建議,加上學校行政人員、導師和華語文教師共同協助,學生的國文科成績漸進成長,目前作文也能完全以華語文寫出,於109上學期結束前,順利銜接國內教育體制。
另一方面,教育部國教署也自107年起至109年,持續利用寒、暑假時間邀請各縣市教育局(處)相關業務人員及學校教師參加「全國中小學跨國銜轉學生教育之初(進)階行政知能暨師資培訓」研習課程,以提升國中小學行政人員安置跨國銜轉學生的行政知能,以及教學現場教師對於跨國銜轉學生的教學調整,使能有效判別跨國銜轉學生的文化、語言、學習需求、教育背景及學科能力,進行合宜年級安置,並透過混合式教學、客製評量、輔導諮詢、家庭支持、個人學習經驗等要項;110年亦已規劃辦理,提供專業華語文完善規劃,以建立長期且穩定的教學與行政支持系統,持續給予學生學習支持。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希望透過跨國銜轉學生教育服務系統,幫助新住民子女銜接其國內教育並提升華語能力,讓孩子們能在學校提供友善學習服務方案下,順利融入國內教育環境,展現學習成效。
(資料來源:教育部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