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塑膠「微」害代代相傳!首次發現微塑膠影響潮間帶海洋生物繁衍,中研院研究登國際期刊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2020.12.04 13:38

塑膠「微」害不小!直徑或長度不到5毫米的微塑膠,因為體積小,容易被海洋生物誤食。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代理主任陳國勤、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余倖霈碩士以潮間帶生物-紋藤壺為研究對象。發現紋藤壺若從幼生到成體一直食入微塑膠,則下一代幼生的死亡率增加3倍,而且愈小的微塑膠,毒性越強,將影響其存活和後代生存。論文已於今(109)年12月發表在《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

塑膠「微」害無所不在,已經從海洋到海鮮、從海鮮到人體,反撲人類生活。中研院研究團隊表示,雖然目前微塑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仍有待研究,推動海洋生態保育是當務之急。

塑膠「微」害無所不在,已經從海洋到海鮮、從海鮮到人體,反撲人類生活。中研院研究團隊表示,雖然目前微塑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仍有待研究,推動海洋生態保育是當務之急。

微塑膠微粒愈小愈毒,毒性影響潮間帶海洋生物後代繁衍

不過,到底什麼是微塑膠呢?事實上,微塑膠指的是塑膠最初從被丟棄的垃圾,在海洋中受到陽光照射與海浪衝擊,分解成人類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碎片和微粒的塑膠垃圾型態。由於對浮游生物、貝類、魚類來說,它們看起來很像食物,因此特別容易被生活在潮間帶的生物所食用。

潮間帶指的是在漲潮時被海水淹沒,退潮時露出的海岸,由於容易受到塑膠垃圾、廢水污染等影響,也讓海洋生物面臨的生存壓力倍增。而此次中研院的研究對象,就是針對棲息於潮間帶間的紋藤壺所進行。

陳國勤研究員表示,研究團隊從紋藤壺幼生開始飼養到成體,餵食不同大小及濃度的聚苯乙烯微塑膠,並讓其交配生產下一代。研究除了發現,長期食入微塑膠的紋藤壺,不但下一代的死亡率比對照組高3倍;研究團隊更發覺,當上一代紋藤壺食入的微塑膠愈細小,如直徑1.7及6.8微米等像細菌一樣小的微粒,下一代幼生的死亡率也愈高。

中研院研究發現,長期食入微塑膠的紋藤壺,下一代的死亡率比對照組高3倍。(圖片/擷取自中研院提供資料)

中研院研究發現,長期食入微塑膠的紋藤壺,下一代的死亡率比對照組高3倍。(圖片/擷取自中研院提供資料)

微塑膠容易附著在浮游生物上,過去研究大多集中於繁殖週期在單一棲地的終生性浮游生物,但海洋中大部份底棲的無脊椎動物有較複雜的生活史。例如:紋藤壺幼生為浮游生物,成體時行底棲生活,成群附著於水底的岩石上,終其一生可能同時受到水面漂浮及海底沉積的微塑膠影響。本論文為首次針對擁有複雜生活史的海洋生物進行研究。

微塑膠毒性影響跨越世代 且有累積在中高階掠食者體內可能,長期恐影響海洋生態糸統

此外,這次的研究結果也進一步發現,雖然微塑膠對第一代底棲的無脊椎動物沒有明顯影響,但是累積的微塑膠毒性卻可能跨越世代,導致潮間帶生物孕育的下一代死亡。陳國勤研究員指出,這代表微塑膠的毒性將影響浮游及底棲等無脊椎動物的永續生存。此外,由於浮游動物是海洋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而微塑膠的尺寸也與浮游生物相近,當微塑膠導致浮游動物在幼生期死亡,或經由食物鏈,毒素放大並累積在中高階掠食者的體內,可能進而影響到整個海洋生態糸統。

雖然微塑膠對人類健康影響有待研究,但做好海洋生態保育仍是當務之急

故其呼籲,塑膠「微」害無所不在,已經從海洋到海鮮、從海鮮到人體,反撲人類生活。研究團隊表示,雖然目前微塑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仍有待研究,推動海洋生態保育是當務之急,呼籲民眾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做好資源回收,不讓更多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

本研究由中研院經費支持,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臺灣大學生演所余倖霈碩士,通訊作者為本院多樣中心陳國勤。論文全文〈Intergenerational microplastics impact the intertidal barnacle Amphibalanus amphitrite during the planktonic larval and benthic adult stages〉。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83638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