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萬和宮推動文化藝術獲迴響 4位名家贈送墨寶各具特色

大成報/ 2020.11.24 01:53
新聞圖片【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台中市萬和宮推動鄉土文化藝術與教育的成果,有口皆碑、獲得熱烈迴響,膠彩畫大師簡錦清、書法名家石遠誠、攝影名師蔡來旺及藝術家彭維船,相繼贈送墨寶畫作、增添典藏內涵,彌足珍貴。

台灣膠彩會協會創會理事長簡錦清致力於文化、藝術教育推動不遺餘力,已經建立口碑,邁入第13屆的萬和美展即由他策劃,與萬和宮有濃厚情誼。這次捐贈「東.西文化的堆疊」膠彩畫作品,是以萬和宫為背景,運用礦顏、水干、鹿膠、紙本材質完成30F的作品,兼具東西文化內涵;由董事長蕭清杰代表受贈後,懸掛在萬和文化大樓4樓文物館,相當醒目。

蕭清杰指出,萬和宮文物館已經珍藏千餘件文物,簡理事長這幅作品,融合東西文化,把萬和宮與聖家堂巧妙結合,很有創意。感謝大師的割愛,特別典藏在文物館,成為新亮點。

而簡錦清透露,萬和宮是他從小時遊戲、看歌仔戲流連的地方,有血濃於水的鄉土情懷。現在,更是中部地區,特別是西屯、南屯地區的信仰中心,是所有住民心靈所依附的聖壇、也是信仰者精神堡壘,更是國家三級古蹟。

他指出,西班牙巴塞隆納高地的建築,深深影響後世的建築觀,也吸引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其中,「聖家堂」自上世紀開始建造,延續至今還如火如荼持續進行。它的外觀包裹著層層精緻的雕刻,敘述著聖典、聖蹟;教堂內部的建築理念,則迥異於外部所舖乘,以自然實境做為建築圭臬。柱子似高大的巨木,屋頂長滿茂密的森林,全貌深深烙印在朝聖者內心深層,是宗教界的聖靈、也是建築界的聖壇。

簡錦清提到,萬和宮是萬千信眾的心靈寄託,與聖家堂在西方宗教地位、份量相當。而東方的神祇與西方的教堂,各自引領信眾、安撫普羅,其終極目標皆一致,均為勸人為善。

因此,他嘗試讓畫面底層醞釀出宗教那股引人向善的共通性;它是交疊、更是隱喻。畫面中,金黃色調的萬和宮它散發著祥和與兼容,背景隱隱聖家堂的微紫色調,則激迸並蓄、且隱藏著一份神秘。

簡錦清強調,當祥和與兼容,並蓄與深秘完全在畫中產生碰撞,宛如激流般在信眾內心流竄,這是他想傳達創作意涵的內心思維。

大里區永隆國小主任退休的石遠誠,贈送的是以麻布材料書寫的「題都城南莊」(唐·崔護)墨寶。他浸淫書法40餘載,108年8、9月間,在麻芛文化館「創意藝廊」舉辦「玩墨趣—遊走犁頭店」書法個展,叫好又叫座。

展出的作品中,石遠誠以麻布材料書寫的「題都城南莊」(唐·崔護)墨寶,「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文句讓人耳熟能詳,他覺得與麻芛文化館陳列的文物相對稱,所以特別捐贈給萬和宮,由蕭清杰代表接受。蕭清杰表示,石主任認真細心、思慮周到,所廣結的善緣、可以從作品中觀察得到。感謝他割愛,贈送這件墨寶充實麻芛文化館藏。

早先,慶祝媽祖鎮殿335週年,萬和宮曾精心策劃「萬和美展歷屆評審委員聯展」,108年10月5日至109年元月4日展出36位藝術家大師的得力作品,被譽為千載難逢的藝術強檔。展期結束後,攝影名家蔡來旺即把他的「傳統行業---豆皮製作」作品,捐贈給萬和宮,感謝廟方舉辦的萬和美展、讓攝影同好有參展機會。

蔡來旺說,吃火鍋或涼拌時,經常吃到豆皮,但知道如何製做的、恐怕不多。他利用現場微弱的光源,帶著感動的心情,運用鏡頭捕捉最真實的場景:一行行規律的動線,且將方格形狀、猶如棋盤般的鉄盤,呈現出深遠的距離感。鏡頭底下,人物的配置以及辛勤工作的身影,更描寫出他們的勤奮,令人動容;迷漫着蒸氣煙霧的廠房,彷彿還可聞到陣陣豆香。

他分享,豆皮看似簡單的食材,製做過程卻不簡單。這幅作品,則把逐漸式微的傳統行業—豆皮製做樸實呈現,希望能夠喚起對它的記憶及對默默守護這行業人員的絲絲敬意。

而109年1月11日至3月8日,在創意廊舉辦「鐵鎚下畫作人生」個展的彭維船,感謝萬和宮提供這麼好的場地,特別把在屏東東港廟會取景的50號王船油畫,捐贈給廟方典藏。

他表示,「燒王船」祭典一直是台灣地區重要的廟會活動之一。燒王船的原意是送瘟出境,如今已演變成祈安降福的活動,但還存有濃厚的瘟神色彩,使得「王船祭」至今仍籠罩著神祕、嚴肅的氣氛。蕭清杰稱讚彭維船的作品散發出濃厚的本土風情,直言「大師將民間失落的東西找回來了」。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體育文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