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慈大諾貝爾獎座談系列 用聽的懂的話講給你聽

慈善新聞網/ 2020.11.23 00:04

  「老師講的很容易懂、很受用,這系列演講很好,因為教科書不會有那麼及時的內容」慈大附中樊同學這樣說,帶著好奇的心和同學相約,一起參與慈濟大學2020諾貝爾獎專題座談會場,活動雖然只有短短一小時,但參與者多表示受益良多。

  2020諾貝爾得主已經全部揭曉,從發現C型肝炎、黑洞存在、DNA剪刀手、改善飢餓等,每一位得主對世界都有很大的貢獻,諾貝爾獎被公認為所頒獎的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這些得主的研究成果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11月16日首先登場的是和平獎,今年得主為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他們在全球擁有超過80個國家辦公處,成立的目標是幫助無法生產與獲得糧食的人和家庭,此次得獎理由是他們對抗飢餓所作的努力,避免飢餓變成戰爭武器。邀請國際賑災經驗豐富的慈濟基金會前宗教處主任、禾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謝景貴董事長擔任主講分享。

  講師任職宗教處主任時,時常代表慈濟,前往國際勘災、賑災,過程中,看見糧食危機的可怕與難民飢荒的困苦,透過一張張照片及世界糧食計劃署的資料告訴與會者,災害發生次數越來越多及飢餓這件事有多嚴重,而身在台灣的我們,幾乎不會出現沒食物可吃的問題,可能也無法想像飢荒國家的人民有多苦。然而,地球上的糧食其實是足夠供應給全球70億人口的,透過講者的分享,也讓同學去反思我們可以做什麼?從自身做起減少浪費食物至少是你我都可以做到的。

  17日,則由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陳俊堯助理教授主講化學獎,陳老師期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大家聽懂今年化學獎到底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又為什麼會得獎。化獎學今年得主為"由法國學者夏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美國學者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獲得,諾貝爾委員會指出,基因剪刀(genetic scissors)改寫了生命密碼。二位科學家發現了基因科技最有利的工具CRISPR/Cas9—基因剪刀。過去研究人員若想要一窺生命運作奧妙,就需要經歷耗時長、甚至難以實現的修改細胞基因過程,但是基因編輯技術,使得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準地改變動物、植物、微生物的DNA。對生命科學領域具革命性的影響,特別是新的癌症治療,更使得治療遺傳性疾病的美夢得以成真。慈濟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楊子慶也以親身經驗和大家分享,如何運用CRISPR-Cas9及其在研究上所帶來的便利及效益。

  18日由慈大英美語文學系戴愛蓮主任分享今年文學獎得主,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伊絲・葛綠珂(Louise Glück)是一位詩人,她的詩詞傳達了普世存在的樸實無華之美。而她的成長背景更影響著她的寫作,大學時因嚴重精神性厭食症輟學,之後持續接受心理治療,聽從醫師建議把所思所感化成文字,並回哥倫比亞大學繼續學業。戴愛蓮主任並現場朗誦露伊絲・葛綠珂的詩詞「snowdrops」,描述冬天過後奇蹟般的生命又逐漸回歸。認識詩人,再去讀詩,多了一個熟悉的感覺,有同學表示,很高興今天聽到一場好演講,回去後會再去找露伊絲・葛綠珂詩來讀。

  慈濟大學表示,2020諾貝爾得主系列講座場場精彩,後續將登場的包括:19日邀請慈濟大學醫技系羅時燕教授和慈濟醫院羅慶徽副院長分享醫學獎獲獎者的成就,23日由國際學院林珍如教授及慈科大林俊銘助理教授分享經濟學獎得主的拍賣理論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11月24日最後一場次,邀請到東華大學李大興教授與大家分享"物理獎",帶你一起了解他們到底如何證明黑洞的存在,黑洞對宇宙的影響是甚麼? 歡迎花蓮鄉親和青年學子們,把握機會一起走入慈濟大學、走進2020諾貝爾獎殿堂。

(撰文:李家萓、王碧霞,攝影:慈濟大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