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三度蟬連 原住民族青少年及兒童母語歌舞劇競賽冠軍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01103 09:27:06)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於10月28日前往臺北國父紀念館參加第18屆「2020活力E起舞動全國原住民族青少年及兒童母語歌舞劇競賽」再創佳績,奪下大專組全國冠軍及最佳劇情獎,並蟬連三連霸。
東華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以「織‧路│tminun utux tu’i kenxan Tayal」為主題,以歌舞劇形式描繪苗栗縣泰安鄉士林村蘇魯部落的泰雅族人進行文化復振的經過。泰雅族人起源傳說是在遠古時代,由大石頭(一說位於Pinsbkan南投瑞岩、一說則為Papak wa’a大霸尖山)分裂爆開後走出男、女性的祖先,之後遷徙到各地建立部落。18世紀漢族由臺灣西部平原向淺山地帶拓墾,加上西部平埔族群的移動,泰雅族人為尋找狩獵與農耕土地而拓墾遷移,陸續在臺灣中、北部各地山區溪流中、上游流域建立部落。
泰雅族的「藤編」與「織布」由於做工精緻且具有豐富的技法表現,對外人而言,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實用物件,更具有美學與藝術價值。但對泰雅族人而言,織布與藤編的重要性並不在於做為「藝術品」,而是人觀、性別、信仰、社會網絡與交換關係的具體表徵,更是與其社會文化緊密相連的。
時代更迭,泰雅族傳統社會在時間洪流中產生巨變,外來物質文化的大量進入,傳統織布與藤編的技藝不被鼓勵,甚至被禁止。輪番殖民的政府同化政策更加速傳統編織技術的衰頹,泰雅族傳統的「編」與「織」一度面臨後繼無人的困境。隨著經濟型態改變,傳統編織文化日漸式微,直至1980年代,原住民族文化復振運動展開,族群意識覺醒,部落中再次響起新一代族人投身於復振傳統文化的號角,進行了傳統文化的記錄與保存工作,透過田野調查、訪談耆老及拜訪博物館等方式,將泰雅族傳統的織布與藤編技巧一一找回,以延續傳統編織技藝的工法與精神。
「織‧路」編織出一條人生的路,透過東華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在苗栗縣泰安鄉士林村蘇魯部落的參與和看見,大安溪畔的泰雅族人如何透過復振傳統文化,慢慢的把人找回來,一點一滴的把文化實踐於生活之中,編織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也為部落與族群,織出一條文化復振的路,秉持相信著祖靈會帶領著族人走向正確的方向與道路。
「用力唱歌跳舞,就越能貼近祖先」,東華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透過樂舞的學習來傳承原住民族優美的文化。經由實際進入部落採集與資料整理,保留原住民族樂舞文化的真實樣貌,透過現代手法的詮釋結合傳統文化的呈現,讓外界可以藉由舞團的展演來更瞭解臺灣原住民族優美的文化風采,並傳遞原住民族文化的正確資訊。
訊息來源:國立東華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8229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