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發揮助人大愛 身心障礙學生有愛無礙

慈善新聞網/ 2020.10.27 08:32

教育部國教署彭富源署長與大專優良特教人員陽明大學及正修科技大學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劉容孜與劉家伶合影留念。

  為激發更多特殊教育人員見賢思齊,以長期獻身特殊教育工作或致力於特殊教育教學或研究,教育部每年甄選表揚特殊教育楷模,109年度大專階段獲獎的優良特殊教育人員分別為陽明大學及正修科技大學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劉容孜及劉家伶。

  擔任資源教室輔導人員逾17年的劉容孜,五專原本就讀醫技科,因偶然機會接觸了志工課程,發現自己更熱愛助人的工作,於是插班大學的考試轉而報考社工系,並在就學期間積極參與義務張老師志工培訓,以提升自己的對談技巧。

  「在雁群中,倘若有雁子受傷時,前後方飛行的雁子會陪同牠到地面療傷,直到痊癒後再重新追上隊伍」容孜取其互助的美好意境,將陽明大學的資源教室取名為「雁窩」,透過溫馨的佈置及暖心的關懷,讓學校身心障礙學生可以在這裡感受到家的溫暖及歸屬感,在遇到課業、人際關係等等困難時,可以在這裡獲得支持與陪伴。

  在大學服務的過程中,容孜積極辦理各項特殊教育宣導活動,促進校內師生與身心障礙學生融合,讓人印象深刻的有啄木鳥視障樂團表演及逆光飛翔電影座談會,其中尤以逆光飛翔電影座談會獲得的迴響最多,由於電影男主角親臨現場演奏且與現場觀眾互動,更讓一般生對於視障學生的特質有更深入的瞭解。

  此外,容孜也透過與物理治療系合作,由學生實地勘察紀錄校園中的無障礙設施,再結合校園地理資訊圖層編製學校的無障礙設施電子地圖,便利身心障礙新生或外賓檢索,同時也因此逐年改善校內300多處無障礙設施,讓陽明大學校園環境更友善。

  另一名獲獎者則是服務於正修科技大學資源教室的劉家伶,服務年資逾10年,她提到「敏銳覺察,隨時看見學生需求」是她在工作中秉持的信念,她總是像母親一般,時而細心呵護,時而諄諄勸誡,有時鼓勵扶持,有時耐心等待,當看見學生在「細微處有大蛻變」時,那份成就學生的喜悅實在非筆墨所能形容。

  家伶也提到學校資源教室這些年一直致力於協助身心障礙學生自立及自助,透過提供工作機會讓身心障礙學生學習專業技能,也培養學生自立生活的能力,此外學校亦透過圓夢計畫養成學生「取之社會、回饋社會」的正確價值觀。

正修科技大學資源教室劉家伶輔導人員一路參與圓夢計畫並陪伴支持身心障礙學生。

  圓夢計畫是學校特別為身心障礙學生設計規劃的服務方案,參加圓夢計畫的學生,透過專業課程產出專業作品,並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從106年2月至今,參與的社會服務包括到偏鄉教小朋友、到高醫重症病房送愛心、為社區獨居老人送防疫幸福禮盒、到老人機構歌唱陪伴長輩等),除了投入公益服務,更致力於鄰近特教學校的傳承與交流,這項圓夢計畫除了讓學生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優勢能力外,更讓學生在過程中看見自己的無限可能,透過做中學自助助人,除了肯定學生的能力,也提升學生自信度,家伶表示圓夢計畫對學生帶來正向影響,透過圓夢計畫,學生站上舞台、找回自信,在生命中植入良善種子,期望更能落實自助助人精神,翻轉限制,挑戰自我,善盡社會服務,讓美好的愛與感恩能夠無限蔓延,未來也能更加認真規劃自己的生涯。

  資源教室輔導工作龐雜繁瑣,但容孜及家伶都因為有顆熱愛助人的心而能樂在其中,她們均表示,學生的進步就是她們的成就來源,容孜分享她自我激勵的方法就是「正向肯定自我價值,放大每一個美好時刻的感動,並讓這份感動成為工作的重要動力」,而家伶則認為「莫忘初衷,時時牢記當初那份想要助人的熱情」,是她持續努力的動機。

  特殊教育的工作雖然具有高度挑戰性,但也是一份很有成就感的工作,容孜及家伶常常因為身心障礙學生的蛻變而受到莫大鼓舞,他們期許自己未來能夠協助更多學生,也期待這些受助的學生未來能夠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讓助人的種子更多散播出去,讓社會因此更美好。

國立陽明大學資源教室劉容孜輔導人員用心推動無障礙設施電子地圖,與會來賓於成果發表會肯定她的認真投入。

(資料來源:教育部 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