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健康、保健食品有吃有保庇?藥師:吃錯恐出歹事!服用這3類藥物者更要當心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2020.09.23 13:29

74歲許伯伯患有心律不整,最近聽親友推薦吃魚油可以降血壓、抗血栓、保心顧眼好處很多,讓他心動不已。但許伯伯因本身疾病因素有在服用藥物控制,擔心服用魚油會有副作用,於是前往台北慈濟醫院諮詢。

新聞圖片

經王平宇藥師評估,許伯伯服用的為抗凝血類藥物,若再吃魚油一類保健食品,恐產生加成影響,增加出血風險!好在伯伯警覺性高,決定服用魚油前有先諮詢藥師意見,免於交互作用的發生。

有吃有保庇?保健食品VS健康食品差在哪?藥師帶你一次看懂

台北慈濟醫院王平宇藥師表示,9月25日是用藥安全日,近年保健風氣盛行,民眾常抱著「有吃有保庇」、「有病治病,無病安心」的心情,服用各種健康、保健食品。但市面上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琳瑯滿目,不少民眾常不清楚兩者差異,甚至在服用藥物的同時,仍補充多種保健類食品。

不過,到底什麼是健康食品?什麼是保健食品?兩者有何差異呢?王平宇藥師進一步解釋道,在台灣要成為「健康食品」須有嚴格的審查標準,例如:市面上部分魚油、紅麴產品等,需有科學證據顯示其具生理調節及保健功效,並在產品包裝上標有健康食品標章(小綠人)及認證字號,才可稱之為健康食品。

而常見「保健食品」,例如:膠原蛋白、酵素等,僅能做為一般食品使用,沒有實證能證明其保健功效。且值得注意的是,日常所需的營養素,民眾透過均衡飲食即可攝取,無需特別額外補充,更何況無論是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若食用不當、服用過量,反而會危害身體健康。

台北慈濟醫院王平宇藥師衛教正確用藥觀。(圖片/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台北慈濟醫院王平宇藥師衛教正確用藥觀。(圖片/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健康、保健食品吃錯恐出歹事!藥師呼籲:服用這3類藥物者要當心

除了和大家解釋健康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差異,王平宇藥師也強調,民眾服用保健類食品前,一定要先釐清食用原因,評估是否符合自身需求,且了解建議攝取量為何。尤其是,因慢性疾病正在服藥者,更要清楚該食品是否會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以免食補不成反傷身。一般臨床常見易產生交互作用者有,抗凝血劑、降血脂藥物、免疫疾病藥物等3類藥物:

類型1/抗血小板、抗血凝劑:

勿自行使用魚油、銀杏、維他命E等具活血功用產品,以免導致皮下出血、胃出血、血尿、出血性腦中風等出血風險上升,建議先與醫師討論。

類型2/降血脂藥物:

需避免與同樣具降血脂作用的紅麴併行服用,因二者並用時,如同提高藥的劑量,藥品的作用與副作用都會加強,可能導致疲倦、黃疸、肝指數上升、發燒、全身無力、肌肉痠痛、深色尿液等副作用發生機率上升。

類型3/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之藥物:

需避免與人參、牛樟芝、靈芝等具刺激、活化免疫系統功用者併用,以免藥物治療效果下降,導致疾病加劇。

此外,高血壓與腎臟類疾病患者也避免大量食用雞精、蜆精、食補液等高鈉補給品,以免加重病情。最重要的事,王平宇藥師提醒,許多民眾認為「只要將時間錯開就能避免交互作用」;但事實上多數藥物的作用時效為24小時,無法靠錯開時間減緩交互作用。建議民眾若真的有服用保健食品、健康食品需求,應先向醫師、藥師諮詢,避免弄巧成拙,產生不良影響。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2/82937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