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這樣讀就對了 和呼吸吃飯喝水同樣重要

慈善新聞網/ 2020.02.18 00:05

  當臺灣的出版市場從二○一○年的三百八十億營業額,雪崩式急速衰退到二○一七年的一百八十五億元,這個數字,代表著臺灣人一整年買書的金額,卻只不過是7-ELEVEN一個月的營收。若再拿臺灣最大企業鴻海二○一六年營收四點五兆來作比較,我們發現,臺灣所有出版社一整年賣書的錢加起來,鴻海只要一天半就可以賺到。臺灣有兩千三百萬人口,一年出版約四萬種新書,換算平均五百七十九人就擁有一本新書,出書的豐富度僅次於最強的英國三百二十五人。如果只計算十二歲以上的人口,臺灣人一年平均花一千零三十六點九元、購買三點九本書。但如果依文化部統計,臺灣民眾二○一八年一整年平均僅閱讀五點二本紙本書,遠低於美國的十二本、韓國的九點一本、日本的八點三本。

  這時候出一本閱讀智慧的書,是不是反其道的逆水行舟,某方面更像是螳臂擋車,甚或有著亡羊補牢無力感下的決定?不,我並沒那麼悲觀,我的樂觀來自我的閱讀經驗,如同撰寫此文,並不是拿筆書寫,早於三十多年前我已開始習慣用電腦寫稿,但文章的產出還是得經思考、閱讀資料,再依邏輯組織,如此絞盡腦汁一番才能寫出,於是真正的重點還是在思考、閱讀。

  我們習於將讀紙本的白紙黑字稱為「閱讀」,早年閱讀是吸收知識的少數重要管道,現今從電視、電影、電腦到手機,新時代大小不一的載體不再是單一的黑白文字,而是匯集著攝影、影片與音樂等聲色俱全的多媒體呈現,而這些從娛樂到知識的多媒體資訊,說實話可真是穿越時空、古往今來的雜燴,一再地刺激我們的五感神經。談到這裏,那傳統所指的「閱讀」,是否將如同侏儸紀的恐龍滅絕?那可是大大的錯了!

  閱讀有其私密的特質,從小學時代租書店的四郎真平、阿三哥大嬸婆、福爾摩斯與亞森羅蘋,中學時期的武俠與文藝小說,到大學時期的諾貝爾與鄉土文學等,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窺他人人生經驗的重點擷取,同時也是知識來源的活水,更是日常生活中添加精彩生命情趣的來源。於是,年輕時的我,在揹著沈重的攝影包時,總是不嫌重地再多塞本書在攝影器材間—— 在西藏旅行間,不停地收集著一疊疊各縣的社會歷史調查;在現代城市採訪,則是在書店中選取必要的工具書;及至今日,度假時總是費心挑選幾本小說;即使平常口袋有著手機,揹著筆電的背包中,仍有一兩本紙本書在內,重量是其次,主要是不帶心不安。

  紙張的觸覺,油墨味,翻頁聲,甚或註記的折痕,閱讀後將之放於書架上,那更是生命歷程的重要儀式了。我篤信德國人所說:「一個家庭沒有書籍,等於一間房子沒有窗戶。」書某方面就是內化如同空氣、食物與水般重要與必需的存在。

(本文由「慈濟月刊」授權刊登/圖片提供:慈濟道侶叢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