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人文教育國際研習營 靜思語展現人文教育寰宇化

慈善新聞網/ 2019.12.12 00:05

 學生認真筆記。

  十二月六日至八日,慈濟科技大學舉辦2019慈濟人文教育國際研習營,吸引221名來自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台灣的教師、人文學校志工、學生家長等,分享如何將靜思語融入教學內容,以及各國人文教育特色,給予教育工作者不同的觀點與啟發。

  以琅琅上口的靜思語為例,從1989年慈濟護專創校當天首度發行,至今已銷售700多萬冊,翻譯成18個國家文字。不只推廣到校園、還走入社會、監獄,更以漫畫、花茶道、論文等方式呈現,影響力難以估算。靜思法脈暨慈濟宗門文史結集中心編纂處主任洪素貞表示,仿倫語編排、白話文易懂的靜思語,改變了許多人的觀念作風,可見教育的影響層面之廣,因為「任何事情都是從一個決心、一粒種子開始的。」

靜思法脈暨慈濟宗門文史結集中心編纂處主任洪素貞表示,靜思語簡單易懂,改變了許多人的觀念。

  南投竹山國小教務主任梁明表示,透過故事讓學生了解靜思語含義,再結合生活經驗進一步反思,如何解決問題,甚至舉辦「好話一條街」,讓學生面對社區民眾侃侃而談,獲得大力支持。花蓮慈大附中部秘書王佩茹表示,人文課程的主軸就是「感恩、尊重、愛」的生命態度,再搭配行動實踐。以「新良食運動」來說,學生從了解國際糧食議題,再創意發想落實行動、解決問題,小小的年紀也能是「生活實踐家」。

(圖左)南投竹山國小教務主任梁明表示,透過故事讓學生了解靜思語含義。(圖右)花蓮慈大附中部秘書王佩茹表示,人文課程的主軸就是「感恩、尊重、愛」的生命態度。

  透過營隊,分享各國的人文教育特色,以及結合志工服務,傳達尊師重道的精神,令人印象深刻。馬來西亞檳城慈濟教育志業主任陳珊珊表示,從2001年創立入學的第一批幼兒園孩童,如今已大學畢業。受教對象更拓展至社區人文學校、安親班等,還培育家長成為「大愛媽媽」,形成全家共學的氛圍,逐漸邁向人文教育完全化。

馬來西亞檳城慈濟教育志業主任陳珊珊表示,除了孩童,還培育家長成為「大愛媽媽」。

  泰國清邁慈濟學校老師黃雅純表示,清邁慈濟學校創校十五年,將慈濟人文和泰國傳統禮節結合,設計敬師、感恩奉茶、成年禮等,培育學生從小學習涵養禮節,成為應對進退得宜,懂得感恩的彬彬君子。同時,也帶領學生志工服務,慈善發放、居家訪視等。

泰國清邁慈濟學校老師黃雅純分享,學校設計敬師、感恩奉茶等活動,讓學生從小學習涵養禮節。

  印尼慈濟國際學校老師陳佩雯表示,印尼的宗教、種族多元,家庭背景也不同。不少沒吃過苦的「富三代」學生,難免不適應慈濟人文要求的生活規矩。透過生活教育、人文課程、志工活動等,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懂得感恩父母的愛。

印尼慈濟國際學校老師陳佩雯,分享如何讓學生了解慈濟人文要求的生活規矩。

  馬來西亞國小校長魏麗君表示,現在學生不如以前乖巧,若能推廣人文教育,讓學生接受人文薰陶,就能減少社會問題。馬來西亞國際學校老師陳春佩表示,想要將人文融入在教學中,老師就必須先身體力行,才可以教導孩子。

  印尼慈濟志工孫貞元表示,孩子不是不能教,只是要用對方法。尤其,時代在改變,教學方法更要與時俱進。家長尤玉燕表示,以往總是用責罵教導孩子,卻無法改變他們的想法。如今學到能用人文教育、用愛感化學生,思考他們需要什麼,而非強壓自己的想法在孩子身上。

大合照。

(撰文/葉秀品、徐瑩芷,攝影/許榮輝、陳李少民、詹進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