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超過四成過敏族對過敏原檢測好無感,風濕免疫科醫師來解惑

華人健康網/記者馬千涵/台北報導 2019.11.21 18:00

最新一季《華人健康網》健康調查局「自己的健康自己說—過敏篇」單元問卷統計發現,有65.2%的過敏一族沒有接受「過敏原檢測」,甚至有10%左右的人不知道什麼是過敏原檢測!而不管有沒有接受過檢測,有超過四成的人覺得無感或沒用,僅有8%,不到一成覺得有幫助。看來「過敏原檢測」在社會大眾心目中似乎刷不出存在感。

新聞圖片

「過敏原檢測」真的很沒用嗎?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過敏性疾病(包括氣喘、鼻炎、濕疹、結膜炎等)列為21世紀研究和預防的重點,根據衛生福利部2019年7月公布的健保統計數據,2017年台灣有341萬人因過敏性疾病就醫,平均每10人就有至少1人受不了過敏的折磨就診。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林子閔醫師表示,目前較常見的檢測過敏原方式就是「抽血」,從免疫球蛋白指數「大概了解」患者的狀況,但過敏的症狀發生有非常多複雜的可能成因,像是空汙、藥物過敏就無法從抽血當中檢驗出來,這可能是多數人對過敏原檢測無感的原因。

林子閔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林子閔醫師

但並不代表過敏原檢測對患者完全沒有意義,林子閔醫師建議,如果民眾有疑似過敏的症狀,像是長期反覆發作的皮膚癢、結膜炎、流透明無色的鼻水,就可以考慮做檢測,了解身體對哪些來源可能會有過敏反應,進而避免誤觸使過敏發作,也幫助醫師更精準的對症下藥。

最新一季《華人健康網》健康調查局「自己的健康自己說—過敏篇」單元問卷分析發現,有超過四成的人覺得無感或沒用,僅有8%,不到一成覺得有幫助。

最新一季《華人健康網》健康調查局「自己的健康自己說—過敏篇」單元問卷分析發現,有超過四成的人覺得無感或沒用,僅有8%,不到一成覺得有幫助。

過敏原檢測怎麼選才對味

過敏問題需要直接找「風濕免疫科」就診,皮膚科、耳鼻喉科、家醫科無法完全正確診斷,而且也只有「免疫風濕科」能開立過敏原檢測的檢驗單,即便先去看了別科,發現疑似過敏也會被轉診過去。

曾有民眾問過林子閔醫師「檢測要在大醫院或是外面的診所做比較好?」,醫師表示,其實都差不多,目前採用的技術多來自於兩大廠商Pharmacia-CAP及MAST system,兩者間較大的差異是MAST針對36項常見過敏原進行半定量檢驗,而CAP除了前述36項以外,另多出蔬菜類、水果類等最多100項過敏原檢測,只是有部分需要自費。此外,大醫院主要檢測比較準確的急性過敏原(免疫球蛋白IgE),市面上蠻多診所會提供慢性食物檢測(免疫球蛋白IgG)的服務其實不是很必要,因為人體在吃過任何一種食物之後,都會自然產生免疫球蛋白G,屬於正常現象。

新聞圖片

5歲以前多接觸過敏原可提高耐受性

2017年英國就有研究證實,小時候多接觸過敏原可以產生抗體,減少成年後過敏的困擾。風濕免疫科林子閔醫師指出,大約5歲以前,人體免疫系統還在發育階段,這時候訓練身體對過敏原的耐受性,的確有幫助,但先決條件仍需要緊密監控,若有危及生命的急性症狀(像是過敏性休克)發生,就要立刻停止;而大約6歲以後免疫系統成長完全,就要開始避免再去接觸過敏原了,所以如果越早發現自身對過敏來源的反應趨勢,也能對抗過敏助上一臂之力。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62/80353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