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科技大學11月12日舉辦慈濟人文講座,邀請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以「翻轉教育的九轉還魂丹」為題,結合任職慈濟大學13年校長的經驗,再透過詼諧的雙關語和詞彙,暢談教育如何與時俱進、審時度勢,培育社會所需的人才。
人生前二十年都在求學。然而科技持續進步,像是AI人工智慧甚至有可能超越人類,若持續安於現在,不學習新知識,遲早會被與時俱進的社會淘汰。因此,跨領域、終身學習是每個人的共同課題,應該常保年輕的心,不斷精進自己。尤其,身為教育工作者,也要引導學生規劃未來,才能切合職場需求。
王本榮執行長提到,二十一世紀的學習架構,重視的核心科目有學習與創新能力、資訊媒體科技素養、生活與工作能力。學校得因應時代進步,調整教學方式與內容,培育學生基礎力、服務力、就業力、創新力、跨界力、領導力、國際力,以及學會獨立思考、分辨是非對錯。
問學生「畢業以後想成為怎樣的人?」如今取得大學學歷並不困難,要明白學習不只是為了現在,而是為未來做準備。教師除了主導理論課程,也要讓學生主導合作、實作等。加上全球化發展,競爭對手不再只有校內學生,及早培養國際競爭力,才不會擔憂畢業即失業,成為成熟的公民。
王本榮執行長強調,學校不能只待在象牙塔,面臨少子化危機,更要主動出擊拓展生源。同時,建立合心共識機制,所有教職員一起努力改革,才不會跟著時代改變被淘汰。尤其,領導人擁有人事任命權、資源分配權、決策主導權,要懂得用對的人才解決問題,並接納不同意見,才能不斷進步。
(撰文、攝影/徐瑩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