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綠蠵龜擱淺迷航 生態保育急先鋒全力救援

大成報/于郁金 2019.08.20 02:36
【大成報記者于郁金/綜合報導】第六巡防區指揮部於108年8月17日上午11時許,接獲通報,高雄市永安區興達火力發電廠海域發現1隻海龜擱淺,經轉第一一岸巡隊崎漏安檢所派員前往協處,順利將其救援上岸,保住珍貴的生命。

這隻海龜身長約60公分、寬45公分,經海巡人員救援上岸後,小心翼翼地以濕巾輕裹於腹部,並移動至安檢所內安置,續由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王教授到場處理;王教授研判為保育類綠蠵龜,身上無明顯外傷、且生命跡象穩定,將其轉移至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觀察後續健康狀況。

南部分署第一一岸巡隊表示,近來海龜擱淺或誤食海洋廢棄物時有所聞,呼籲國人勿隨意於海上或岸際留下廢棄物,導致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如於岸際發現報育類動物,請立即通報相關單位協處;海巡署除執行查緝走私、非法入出國,亦積極投入海洋生態保育工作,各地區沿岸時有發生保育類動物受困或迷航之情事,民眾若發現可直接撥打118服務專線,將立即派員前往處理。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綠蠵龜(學名Chelonia mydas、 green sea turtle),又稱綠海龜,是海洋中的爬蟲類動物,是海龜屬下的唯一一種;一生中大多的時間都在海中生活,但演化過程中,仍然保留了部分祖先的生活方式,所以必須回到陸地上產卵,繁育後代,形成了一種較獨特的生活習性。..綠蠵龜廣泛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中,即約南北緯度20℃等溫線之間的海域,並在水溫逾攝氏25度的沙灘上產卵;由於牠用肺呼吸,於海中的潛水深度極限約一、兩百公尺。綠蠵龜的主食為海中的海草與大型海藻,因此體內脂肪累積了許多綠色色素,呈現淡綠色,也因而得名。

綠蠵龜已瀕臨絕種,從卵孵化到成龜的存活率僅約為千分之一,是珍貴的保育類動物,全世界僅剩下約20萬頭產卵母龜,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物種;為避免因人類的捕殺及棲地之破壞,所有海龜被均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或簡稱華盛頓公約)的物種。

一般而言,野外綠蠵龜需長20至50年才會成熟,成熟的綠蠵龜背甲長約90至125公分,體重超過100公斤以上;成熟後的綠蠵龜,可由尾巴的長短來辨識雌雄,公綠蠵龜的尾巴,可長約背甲的一半長,而母綠蠵龜一般不會超過背甲後緣,未成熟的綠蠵龜,則無法從外觀上辨識出雌雄。(照片由海巡署提供)

熱門關鍵字:

社會新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