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含金量高 史博中研院攜手展東周國寶

民生@報/ 2019.05.17 17:49

【文/陳小凌】史博館與中研院近年來除了殷墟甲骨文研究合作計畫外,去年起另有代管河南運臺古物的委託管理。史博館休館整建,藏品暫移他處,中研院史語所是青銅器暫存地的首選。此外,代管河南運臺古物的出土地也與史語所部分所藏系出同源,此次移藏的河南青銅器與玉器,出土於河南新鄭李家樓大墓和輝縣琉璃閣甲乙墓,研究上將同一地出土的遺存放在一處保管,增加了研究的便利性,是史博館爭取這些青銅器移藏到中研院的原因之一,也是這次展覽「東周實相」的主線。

 

▲ 獸形器座。史博館提供。

 

中研院黃進興副院長強調:「這個展覽是集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兩個單位的珍藏,都是從河南的春秋戰國貴族墓考古出土。『含金量』很高,共有6組國寶、17組重要古物。兩館珍藏系出同源,皆有從河南輝縣琉璃閣出土的青銅器及玉器,我們往後除了甲骨及此次展覽,期待未來推出更多的合作成果。」

 

史博館展品多為國寶重器,中研院史語所展品集中於輝縣琉璃閣60號墓及山彪鎮1號墓出土品,春秋中期到戰國初期器物的風格演變特別明顯,尤其晉國青銅器從早期迷惘與失落的神態(琉璃閣),進入到由新田(晉都)作坊生產的器物,具有自信與進取的風格(山彪鎮)。「新田風格」反映出晉國遷都於新田以後(575 BCE),經過約百年的開發,經濟發達,青銅器呈現當時人們的自信進取的精神。

 

史博館高玉珍副館長提到:「史博館因文物移藏計畫啟動了這次合作展覽,2021年年底史博館整修完工開館後,這些寄存文物將全部重回史博館,屆時史博館與中研院將繼續推動更多的合作案。」

 

展覽名為「東周實相」,是以器物呈現東周時候(770-221 BCE)的「實際」面貌,東周面貌多元,有諸子百家學說,是哲學思想活躍豐富的時代,同時也是戰爭紛擾,國與國之間政治、戰爭關係凌駕於人民生活之上的時代。即日起在中研院史語所展出,免票參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