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勤業眾信發布《亞洲之聲》第四期報告 三大關鍵因素加持 2018年亞洲經濟成長優於預期

中央社/ 2018.03.14 09:55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0314 09:54:47)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天發布《亞洲之聲》(Voice of Asia)第四期報告,內容指出在「各國國內發展條件成熟、強大的基礎建設計畫到位、全球貿易需求持續復甦」三大關鍵因素加持下,2018年亞洲經濟發展將比預期為佳。不過,在企業高槓桿經營下,澳洲與韓國可能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的特殊風險;中國則可能因企業債務與影子銀行所產生的不良影響,使「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重現,資產價格將因過度投機而導致泡沫化。本報告建議應致力平衡財務穩定度相關風險,以避免經濟長期失衡。

至於台灣的部分,因出口需求旺盛,2018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年成長率預計將落於 2% 至 2.5% 的範圍,且受惠於稅改和薪資政策影響,消費者支出將正向成長。然而,由於台灣為高度開放經濟體,深受地緣政治不穩定性影響,在中國推動十九大政策,以及中國與美國貿易局勢緊張關係下,深化貿易、加強與其他國家的投資連結,將有助台灣經濟發展,並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程度。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郭政弘表示,去年台灣出口貿易表現優於預期、經濟逐漸嶄露活力;展望2018年,本期Deloitte《亞洲之聲》報告再度帶來令人振奮的消息,全球經濟升溫、需求復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估今年全球GDP將比去年表現佳,以貿易為主的亞洲經濟體成長尤其快速,雖有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北韓軍事危機等地緣政治因素的隱憂,但台灣未來經濟表現仍是樂觀而值得期待。

2018年對台灣產業亦是關鍵的一年,郭政弘說,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應用是近年國際科技發展趨勢,也是台灣產業發展強項,台灣政府透過政策制定、科技研發預算、國家級投資公司設立等方式投入資源,聚焦在先進製造、健康醫療、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領域,期待2018年科技的突破創新,可增加企業生產效率與產品服務價值,提升產業價值鏈,加速轉型升級腳步。

@亞洲發展優於預期的三大關鍵

勤業眾信報告指出,2017 年亞洲主要經濟體全數呈現正成長,展望 2018年,在「各國國內發展條件成熟、強大的基礎建設計畫到位、全球貿易需求持續復甦」三大關鍵因素的驅動下,相信可再創佳績。

一、各國國內發展條件成熟

亞洲地區約有逾五成的出口產品內銷亞洲境內,為亞洲各國出口主要成長動能。隨著印度、菲律賓及泰國的內需回升,及中國、印尼及新加坡外需帶動成長,加上財政重整計畫等造成企業及消費者信心受影響之因素逐漸改善,及結構性改革大幅提升亞洲經商便利度兩大因素,亞洲正揮別往日陰霾、復甦地區經濟。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印度兩個亞洲主要經濟體,因有效克服關鍵挑戰,得以改善商業環境並帶動投資。

中國曾為刺激經濟鼓勵工業投資與支出,造成企業舉債增加、產能過剩和金融業風險升高等問題。為此,中國政府積極推行國內改革,以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而信貸市場緊縮措施實施至今,未對經濟活動造成負面影響;印度政府則實施「JAM」計畫,展開人民財政計畫(Jan-Dhan Yojana)、生物辨識國民身分認證系統(Aadhaar linkage)和連結行動電話申請(Mobile subscription),加上廢鈔令、貨物與服務稅制改革,印度政府「多管齊下」策略奏效,於世界銀行《經商環境報告》排名一舉躍升30名,登上百大寶座。

二、基礎建設計畫到位

勤業眾信報告指出,亞洲各國政府已展開大量基礎建設計畫,透過相關投資提升地區內經濟發展,更維持經濟成長續航力。而由於公私領域對基礎建設計畫的投資蓬勃,預計短期內將為亞洲各地創造可觀的就業與經商機會。長遠而言,優化交通連結度不僅便利各經濟體間商品運輸,也可提高企業生產力。

目前,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基礎建設計畫,非中國「一帶一路」莫屬,藉由強化歐亞貿易連結,提高亞洲市場生產力及效率。其他國家益積極發展基礎建設,並集中於交通運輸領域。台灣與韓國政府則雙雙擴大財政刺激計畫,將綠能及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納入投資範圍。

三、全球貿易需求持續復甦

全球經濟自2016年底以來急轉直上,不僅需求穩定上升,未來更可能出現加速的態勢。勤業眾信研究發現,全球逾七成(75%)經濟體處在成長期,經濟成長率預計將由2016 年 3.2% 與 2017 年的 3.6% ,上升至 2018 年的 3.7% 。而先進國家經濟成長速度之快,為近三年來首見。勤業眾信報告預估,全球經濟將告別十年來的危機與挑戰,朝週期性上升趨勢發展。

全球需求持續復甦,為貿易掛帥的亞洲經濟體增添更充足的動力,其中,台灣、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韓國及泰國等以貿易為主的國家受惠最多。勤業眾信研究發現,出口需求將促進製造業生產活動,並連帶刺激港埠、機場、物流等相關領域需求,以及貿易金融等支援服務,而即便出口依賴度較低的國家,對外出貨量也將較前年穩定。

由此看來,2018年亞洲經濟前景持樂觀發展絕非難事。然而,市場也必須了解未來潛在的風險為何。勤業眾信報告指出,2018年需關注澳洲及韓國家庭資產負債偏向高度槓桿化進而產生風險,而某些中資企業債務與影子銀行的潛在不良影響,將可能使「明斯基時刻」重現。儘管中國目前仍無巨幅盤整徵兆,仍應保持謹慎態度,推展國營企業去槓桿化、金融業自由化、開闢經濟成長資源等改革,以成功平衡財務穩定度風險。

@2018年台灣經濟趨勢與展望

勤業眾信報告指出,在所有類別產品出口需求旺盛帶動下, 2018 年台灣 GDP 成長率預計將落於 2% 至 2.5% 的範圍,其中,電子產品技術需求最為強勁,支撐今年的成長動力。然而,由於新一代蘋果產品需求(特別是iPhone X)低於預期,加上中國於電子製造業擁強勁的競爭力,使得今年蘋果產品組裝重鎮落於海外,因此台灣需加強提升產業價值鏈策略。

台灣出口表現則帶來好消息, 2017 年台灣「機器類」產品出口量,占整體出口 8% 比重,漲幅較大,為近年來表現最佳的一次。由2017年 9 月海外出口表現,較去年同期成長 56.5% 的態勢亦可見一斑。而化工產品、塑料和橡膠與基本金屬等其他主要出口產業,於近幾個月的表現,也突破多年來的停滯反彈回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工業用地短缺的問題,也將繼續影響台灣未來五年的發展。

在消費者支出的部分,台灣受到政府推動軍公教調薪 3% 計畫,以及基本工資調漲 4.7% 政策影響,2018年消費者支出將正向成長。此外,較低的通貨膨脹率和日前推展的稅務改革計畫,也是消費者支出動能增加的原因。

此外,勤業眾信報告指出,中國是台灣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比高達三成。在中國推動十九大政策,以及與美國之間緊張的貿易局勢下,依賴出口導向的台灣將難脫其影響。因此,深化貿易並加強對其他亞洲國家的投資連結,將是降低台灣對中國經濟依賴程度的因應之道。

最後,身為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台灣處於地緣政治不穩定的環境中。台灣 30% 的原物料來自中東地區,主要的供應鏈則位於北韓鄰近國家,這些潛在的引爆點可能為台灣 2018 年的發展前景帶來風險。

如欲下載《亞洲之聲》第四期報告,歡迎點選:https://www2.deloitte.com/tw/tc/pages/about-deloitte/articles/voa4-2018-report.html

訊息來源: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