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農社企.挺在地」 農村再生展新機

大成報/ 2018.01.09 18:28
【大成報記者羅蔚舟、林瑞明/台北報導】
台灣地狹人稠,許多農村其實很有特色,就像尚未被發掘的珍珠,殊為可惜,為了擦亮這些在地珍珠的光澤,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今(1/9)日舉行的「農村女力記者會」中,特別找來在農村經營事業有成的六大女力,針對台北、台中、南投、台南、台東、花蓮六大地區,委託中衛發展中心推行農村企業經營輔導計畫,將6大社區打磨成「亮眼的珍珠」,呈現在大家面前,真正做到「農社企.挺在地」的新意念。

女人撐起一片天,在農社企中,也見證到女性的堅忍卓絕,農委會在今日舉辦農村女力記者會中特別邀請到6家農社企的返鄉經營者現身說法,清一色的女性青年,各有卓越的表現,她們投注於農業的熱情與對在地農村的關懷,有別於以往人們對農業的刻板印象,展現了不一樣的面貌。

主導「農村企業經營輔導計畫」的農委會副主任委員李退之表示,「農村企業經營輔導計畫」是要輔導在地農民組織或青農轉型企業化經營,或者鼓勵成熟農企業扎根在地農村,成為農村產業的領頭羊,除了輔導建立穩定的營運模式,也希望鼓勵這些企業轉型社會企業或發揮企業社會責任,扮演支持農村社區永續發展的關鍵角色,這也是「農社企,挺在地」的精神所在。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長李鎮洋也表示,農村再生政策的推動,對協助農村產業發展非常關鍵,不管是吸引青年返鄉、留鄉經營,或是導入外部企業資源支持農村產業,「農村企業經營輔導計畫」都是其中重要的推手。為了給農村更大的挹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別透過「農村企業經營輔導計畫」,遴選出優質農村企業,未來兩年將結合專業機構與顧問組成輔導體系投入輔導,並提供每家企業最高300萬元之資金補助,協助這些企業提升自身競爭力並自主營運,也希望今年能有更多具潛力的經營者或青年加入。

經過近年來的投入,「農村企業經營輔導計畫」也已開花結果。其中獲選為第四屆百大青農的花蓮織羅部落張秀美說,她與先生一起打拼,運用原住民的藝術天份,以自然農法栽種的稻米開發出「米彩繪」產品,成功打入企業贈禮、婚禮喜米市場,不僅創造了部落的就業機會,也把部分盈餘拿出來支持部落學童課後輔導。

原本於上海工作,年薪百萬,工作已有相當成就的范逸嫻則是為了讓家人遠離霧霾的環境,4年多前回到台東,過著戴斗笠、種有機米的生活,後來靠著網購銷售、力拚回購率,不僅贏得消費者信賴,也創立「源天然」農業品牌,成功打造出黑纖米,成為食品界ITQI 米其林 ,范逸嫻也從而獲得經濟部女性創 業家的殊榮,堪稱青年返鄉從農的時尚農婦。 

為了讓更多農村社企可以分享到更多的資訊和掌握更多的資源,農委會在今(1/9)日舉行農村女力記者會之後,緊接著在1月19日在農委會5樓大禮堂舉辦「農村女力創新農企論壇」,由農委會副主任委員李退之、立法委員余宛如及源天然農業公司經理范逸嫻、新城風糖公司執行長王翎鳳現身說法,深入來探討「農村企業如何在經營過程中實踐社會價值」,歡迎各界上網報名參加(報名網址:https://goo.gl/vvC6PD),一起來掌握農業2.0轉化的契機。

█「農村企業經營輔導計畫」經營事業有成女力業者代表
1.金碳有限公司李佳緣經理(彰化縣埔鹽鄉):大有社區自101年起開始嘗試利用社區內修剪下的枯枝樹葉製作成「生物炭」,首創「藏碳於田」的耕作方式,改良土質,提升水稻栽培品質,並成立【金碳有限公司】,發展『金碳稻』品牌,逐步擴大有機耕作面積,佳緣和社區青年們對內翻新社區活動,注入新活力,對外用多元方式推廣「金碳稻」,成為推動社區再生的要角。

2.廻鄉有機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徐筱晴企劃副總(苗栗縣通霄鎮):筱晴與一群逢甲大學的朋友畢業後,就跟著創辦人投入有機耕作,2005年成立廻鄉有機生活農場,以生態維護為理念,堅持低碳、友善、安心、環保,以合作經濟模式照顧農民的生計,創造一個生活、生產、生態和諧共好的經營模式。多年來積極發展有機產業,從有機農場、有機食品加工到有機蔬食餐廳、體驗教育活動,致力投入農業六級化。

3.織羅葛鬱金農特產品企業社張秀美經理(花蓮縣玉里鎮):位於花蓮縣玉里鎮的春日社區,當地盛產稻米、葛鬱金、玉礦筍等多項農特產品,張秀美與先生一起創業,運用原住民的藝術天份,以自然農法栽種的稻米開發出「米彩繪」產品,成功打入企業贈禮、婚禮喜米市場,更獲選為第四屆百大青農,近來也開始發展農遊行程,不僅創造了部落的就業機會,也以部分盈餘支持部落學童課後輔導。

4.源天然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范逸嫻(台東縣池上鄉):原本於上海工作,年薪百萬的逸嫻,為了給家人遠離霧霾的環境,4年多前回到台東,與丈夫一起打拼,以自然農法種植天然健康的糙米、白米與富含營養價值的黑米,創立「源天然」品牌,取得慈心綠色保育標章2017年iTQi食品界米其林大賞等多項獎項肯定,是經濟部女性創業飛雁計畫肯定的創業家,堪稱青年返鄉從農的時尚農婦。

5.添丁養生黑木耳負責人徐韋婷(宜蘭縣冬山鄉):韋婷原本是一位擁有IPMA專案管理師證照的上班族,為了家人健康,毅然回到宜蘭冬山種植有機黑木耳,並陸續開發黑木耳加工品,希望能將成功模式推廣給社區農民,穩定收益,更精進求精,取得農業訓練中心菇類栽培管理訓練班、工研院菇類栽培場務工程師能力認證,也入選了第四屆百大青農。

6.陽光果子堂負責人鄭蕙玲(高雄市大樹區):蕙玲是高雄市大樹區農家子弟,同時也是高雄型農大聯盟的成員,成立陽光果子堂企業,開發出一系列鳳梨酥、鳳梨乾,甚至是創意的鳳仙紙,獲得日本2017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肯定,同時和幸福果食企業,共推鳳梨田裡的餐桌,帶領社區成員將鳳梨產業邁向六級化。

(圖由中衛發展中心提供/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委託中衛發展中心推行農村企業經營輔導計畫,特別找來在農村經營事業有成的六大女力,針對台北、台中、南投、台南、台東、花蓮六大地區,委託中衛發展中心推行農村企業經營輔導計畫,將6大社區打磨成「亮眼的珍珠」,呈現在大家面前,真正做到「農社企.挺在地」的新意念。)

熱門關鍵字:

社會新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