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癌症≠絕症!腸癌轉移≠癌末,醫師這樣說...

華人健康網/文/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癌症中心主治醫師廖裕民提供 2017.06.25 11:00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癌是台灣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每年約有1萬多人得到大腸癌,其中約五分之一的病患為第四期。即使有發生轉移,只要經過完整詳細的病理檢查、基因的檢測及影像分期檢查,來選擇手術切除、化療及標靶藥物治療,可以明顯提高生活品質及存活率。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對於出現為可手術切除肝或肺轉移的大腸直腸癌,依國外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接受肝轉移腫瘤切除的病人,存活率可提高七倍,五年存活率可從5%提高至 33%。若對於較具困難度但可切除之腫瘤,可以選擇透過手術前化學治療,將腫瘤縮小,來提高手術切除率及存活率。對於手術完全切除的轉移性大腸癌,再加上手術後化學治療,更可以延長疾病控制時間。

大腸直腸癌合併腹膜轉疑,對於化學治療效果較低,目前研究顯示,若屬於較局限性且可切除之腹膜轉移,可透過適當腹膜腫瘤廓清手術,將肉眼可見的腫瘤予以切除,再加上手術後腹腔內溫熱化學治療,將微小肉眼不可見之腫瘤殺死,可以明顯提高疾病控制效果。

在選擇藥物治療之前,須先檢測大腸癌 RAS 及 B-RAF基因的表現,來選擇所要搭配的標靶藥物。對於 RAS及 RAF 基因沒有突變,可選用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單株抗體,如爾必得舒 (cetuximab) 或維必施 (panitumumab)或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單株抗體,如癌思停 (bevacizumab)。對於 RAS或 B-RAF 基因出現突變,只可選用或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單株抗體。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對於第四期大腸直腸癌,經過草酸鉑 (Oxaliplatin)及伊瑞諾丁 (Irinotecan)治療,將近超過百分之五十患者,腫瘤會縮小,存活時間超過一年以上。合併任一種標靶治療,都可以明顯提高存活率。

對於 RAS基因沒有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癌,在美國研究報告顯示經過草酸鉑、伊瑞諾丁、爾必得舒及癌思停,有超過一半的人,可以存活超過30個月;相較於只使用氟尿嘧啶 (fluorouracil) 的半年存活率,治療效果已明顯進步。即使在以上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後,仍可藉由接受口服癌瑞格 (regorafenib) 或 TAS 102治療,來延長生命。

針對只侷限在肝臟的轉移腫瘤,若無法接受手術切除,經靜脈化學治療是目前的標準治療,此外,可以考慮合併局部電燒治療,可以提高存活時間;若在接受化學治療,仍無法有效改善,肝動脈栓塞合併釔90的微球體放射線治療,仍可獲得相當療效。

總之,大腸癌出現轉移是第四期癌症,但不代表是末期,經過完整詳實診斷,並接受個人化的治療規劃,適當地選擇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疾病有機會獲得有效控制,進而延長生命。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0/52521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