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灣瘋補教/孩子從小補才藝 真的贏在起跑點?

蕃視野/霍韻琪 報導 2017.05.16 14:25

父母從小要求孩子在課業上爭取好成績,也希望培養多樣才藝,讓自己能有多一分的興趣或是第二專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而有了「早點學」的心態,所以把補習施加在孩子身上,但這樣的行為真的有助於孩童的發展嗎?

 

數據分析 家長都送補習班

根據2016年五月《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調查報告指出,針對是否有在課餘時間補習學生做調查,在1174位受訪者中,有7成家長送孩子送去補學科或才藝,再細分是否有在課餘時間去學習「術科才藝」有34.75%參加,其中孩子補習費用落在2500至5000元之間、每週花費3~5小時最多;在術科補習方面,最多人上的依序為,音樂才藝班(31.62%)、美勞(21.08%)、體能運動(13.48%)、舞蹈(12.01%)等,顯見仍有不少家長願意讓小孩在課後,花額外時間在不是學科上的活動。

圖翻攝自《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
 
調查也指出,近七成的家長(67.64%)平均每週花在接送小孩和在家中陪讀時間在「5小時以下」,整體受訪者平均每週花不到1小時在小孩身上;在參加術科補習的動機以「希望有助升學」最高(32.69%)、學習選擇以「家長與小孩討論後決定」最高、資訊來源以「朋友介紹」最高。以下數據依序如下圖:
 
圖翻攝自《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


為何要學才藝 家長這麼說...

為何從小送孩子學才藝,劉姓家長指出,因為自己太忙而孩子太閒,與其在家看電視和玩3C,不如上直排輪和游泳等運動課;徐小姐則讓女兒補直笛,1個月要花7、8千元,她指出,不讓女兒學音樂,擔心會讓女兒埋沒才華。而有的家長則希望從小培養語文能力,接觸多國語言,讓孩子能有國際競爭力,參加學校「多元化」的課後活動,希望能從中找出興趣。

 

當記者詢問家長是否培養孩子第二專長時,李姓家長也提出,第二專長也是需要孩子感興趣,如果只是逼迫,並不會讓孩子有繼續學下去的動力。不過有的家長會讓孩子去補課後才藝、運動,也是幫助改善體質上的缺陷,像是學游泳為了改善過敏體質、學鋼琴加強手的協調性,即使孩子沒有學習的意願,雖然出發點是好意,但有時缺少了有效溝通,仍可能被誤解成逼迫。

 

孩子對學才藝 卻是這樣想...

就讀國小三年級的李姓雙胞胎,爸媽從小讓他們學習多樣的才藝課程,例如體操、足球、游泳、鋼琴等,但對於是否喜歡自己學習的才藝課,妹妹卻是這樣想「我很喜歡上小提琴課,但是回家要做練習,有時候會想偷懶,因為東西搬出來太麻煩了」,其實孩子並不對於學習、嘗試新東西很排斥,而是在於學習過程的付出,出現反感。哥哥則是一開始對於學游泳沒那麼喜歡,但在學校中的表現到的肯定,卻激起他認真學習的態度,由此可知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他人的讚賞,也成了孩子們的助力。但對於已經國三的陳姓學生,因為面臨升學會考,也減少了芭蕾的練習,現在則專注在課業上,暫時把自己喜歡的事物擺在一旁。

但….這些在才藝上的投資,套用在台灣體制卻成了過眼雲煙。

 

「多元化」指標 卻成了「潛能」殺手

在逐漸「開放」的教育體制下,納入了多元教育的學習課程,讓孩子探索自己的興趣,但是這樣的學習,往往卻成了社經地位高的家長,才有能力提供給孩子。學校無法在校內的課程中就提供多元化學習,多半是學校課後付費活動、或是校外才藝補習,但並不是所有家長都有能力給孩子這樣的學習機會。而在升學中,不論學科或才藝補習的結果,愈可能對往後的推甄有利,那教育卻變成社經地位高的家長,才有能力讓孩子獲得更好的發展?這也反應出教育M型化的結果。

 

前健康國小校長楊士賢說,在教改過程中坊間補習班增加1.5~2倍,從3000多家擴增到1.1萬家,家長拼命將小孩送往補習班追更後面的課程、更多才藝,導致一個班級出現雙峰現象,有的小孩已經走在前頭,有的小孩卻都還不會,「這不是學校老師不努力」。

 

根據《親子天下》的文章,學生會多少種才藝,成為了「多元化」的指標,學生是否參加校外活動,成為了「開放」的指標,學生取得多少張校外的獎章,成為了「才能」的指標。這種指標的形式主義,取代了考試分數,台灣人卻認為,這樣就能和國際接軌,殊不知在指標主義之下,「因人施教」、「適性揚才」根本上已無可能。

 

圖翻攝自《升學天地》

 

忽略人格特質 追求社經地位

一個學生,可能對色彩非常敏感,但因為同時被迫學笛子、跆拳道、英文,而喪失了發展成為畫家的機會,雖然他的綜合指標不錯而上了名校。另一個學生可能數學極有天分,但因為作文也不錯而糊裡糊塗的在排序之下上了名校的中文系。這導致了人才資源的錯誤配置,這是社會的損失也是當事人的不幸,但它卻天天發生在你我周圍。

 

不可否認,成長過程是需要多樣化的發展,但家長、老師往往無法及時發現他們的天分並支持他們,也無法優先把時間長期投資在他們的能力、特質、性格成長上,最後則被迫大量投資在學歷競逐,使得台灣學生什麼都淺嚐即止,樣樣事物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思考力和感悟力就這樣隨風而逝。家長不再重視子女的真實能力,也急於找補習班和老師幫孩子蓋上各種「印章」。現在台灣仍有很多人把學歷當成子女成就指標,汲汲於自己和兒女的「社經地位」,忽略了孩子的真正能力。

 

「補習」在不同教育階段有不同的動機:幼兒園則是以豐富生活經驗為主,國小則可能是培養第二專長,國中生補習重升學。即使從小有了多樣化的才藝發展,但在台灣受到政府升學制度、家長觀念、學校風氣影響,到最後仍無法找出到底孩子最適合甚麼,因為升學被迫放棄自己的熱愛,到了高中再要你3年內找出興趣、專長,部分人即使已經有了,是否也會因學業問題,而錯失自己適合的學校?因此當初從小付出在才藝的時間、金錢,也就這樣流失掉了。

延伸閱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