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還我行動自由 楊玉欣呼籲重視行動不便者上下樓需求

yam蕃薯藤新聞/李冠頡/報導 2014.07.22 00:00
衛生福利部七月十日預告修正《醫療器材管理辦法》,參考世界各國的作法修正「移動式輪椅升降器」、「動力式病患輸送機」的鑑定內容,未來需由協助者進行操作使用之裝置,將從原先的第二等級醫療器材改為第一等級,簡化查驗登記流程。立委楊玉欣22日召開記者會,除肯定食藥署回應民眾的需求外,再次呼籲政府應重視行動不便者的需求,保障他們最基本的行動自由。 立委楊玉欣今年二月舉辦【輔助科技現況與展望】公聽會,與會團體代表即反映政府應檢討爬梯機審驗流程,以納入輔具補助範圍。再加上日前媒體報導,台北市社會局購置的爬梯機因為沒有取得查驗登記,只能堆放在倉庫,無法提供給民眾使用。為解決身障者與銀髮族的行動問題,立委楊玉欣陸續召開行政協調會,要求食藥署檢討現行規定的合理性,輔導廠商取得查驗登記。經過幾個月來的努力,衛福部總算在七月十日回應民間的需求,預告修正《醫療器材管理辦法》,修正「移動式輪椅升降器」、「動力式病患輸送機」的鑑定內容,該預告期間也已屆滿,近日將正式公告生效。惟基於安全考量,該辦法仍要求爬梯機必須符合電信安全標準(如IEC60601-1)及性能安全標準要求(如ISO7176-28),至於「品質系統文件」將以精要模式管理,申請商可具結製造廠符合相關規定,並留廠備查即可。 記者會上立委楊玉欣除了對外宣布這個好消息外,還公布一段影片內容,真實呈現行動不便者上下樓的問題,以及爬梯機如何改善他們的行動困境。在沒有爬梯機以前,影片中的身心障礙者都只能仰賴照顧者揹負下樓,不僅沒有安全感,還要擔心跟照顧者一起跌倒、受傷。但是爬梯機的出現將大大改善他們的處境,可以讓他們不再依賴他人的揹負、降低心中的不安與危險,並重新拾回失去已久的笑容,也讓身旁的外籍看護可以輕鬆地完成照顧工作。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理事張宗傑強調,根本的問題還是出在國家對於輔具的定位。現在的制度是把輔具當作醫療器材在管理,不但用病理化的觀點看待身心障礙者,嚴格的行政管制也讓廠商、業者不敢積極引進或開發輔具,最後的結果還是障礙者的權益被犧牲。因此,他鄭重呼籲政府應該從促進障礙者權益的角度思考輔具政策,要解決障礙者所面臨的各種問題,而不是堅守行政管制的立場,卻忽略人民實際的需求。 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劉延鉅理事長則反映,許多病友都會面臨上下樓的困擾,協會過去也曾利用爬梯機幫助病友外出,但下樓後還是需要復康巴士配合接送,病友才可以去到他們想去的地方。此時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政府提供的復康巴士服務無法配合載運爬梯機;民間企業雖然願意配合,但由於必須自費,病友多半還是吃不消,最後還是只能選擇盡量待在家裡面不要外出。因此,他建議政府可以讓爬梯機跟復康巴士服務結合,整體地解決障礙者的外出問題。 中華安全行動照護協會理事長郭外天表示,失能者的照顧是政府跟社會必須面對的重大考驗,爬梯機不但可以解決失能者上下樓的問題,也可以減少照顧者受傷的風險、避免發生職業傷害,確實有推廣、普及的必要。但不可諱言的,爬梯機的售價偏高,要讓每個民眾自行購買確實比較困難;但如果可以改用租賃的方式提供民眾使用,不但可以減輕經濟上的負擔,讓專業的服務人員操作、保養機器也比較讓人安心。 立法委員楊玉欣最後表示,雖然爬梯機無法取得查驗登記的問題暫時解決了,但市面上爬梯機售價動輒20-30萬元,政府卻僅補助4-8萬元,一般人還是負擔不起,主管機關應檢討補助標準是否符合民眾的需求,或透過其他方式(例如租賃、實物給付、或與民間團體、機構合作,結合復康巴士、居家照顧服務、自立生活服務、臨時及短期照顧等服務),讓民眾可以用合理的價格使用爬梯機,解決基本的上下樓問題。其次,由於國內老舊公寓的樓梯規格不一,市面上的爬梯機仍有使用上的限制,政府應積極投入資源協助本土業者開發適合我國居住環境的爬梯機。另外,輔具有著「少量多樣」的特性,廠商基於市場因素(市場規模小無法量產導致成本較高)未必肯積極投入資源研發、生產或取得認證,現行法偏偏又把許多輔具視為「醫療器材」,不但用病理化的觀點看待身心障礙者,藥事法的高度管制(嚴重者甚至還有刑罰),加上世界各國未必都採行的品質系統文件(即GMP)認證,都嚴重扼殺國人研發生產輔具的活力,阻礙輔具產業的發展。因此她呼籲主管機關應評估參採日本經驗的可行性,將部分輔具歸類為福祉用具而非醫療器材管理,並積極促進各種輔具發展,以因應高齡社會的多元照顧需求;如果要維持現行制度,就必須建立適合廠商或研究單位引進或研發輔具的環境,才能真正回應民眾的需求。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