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搭船旅遊怕暈船,吃止暈藥要40分鐘前到2小時前吃才能完全發揮作用。(欣傳媒資料照)
欣傳媒 | 記者丁彥伶/專題報導
「為什麼我止暈藥都吃了,還是暈船?」振興醫院耳鼻喉科部主任陳光超表示,其實止暈藥會沒效,通常都是因為「吃錯了」!
陳光超說,很多怕暈的人出遊,都是在出遊前半小時才吞顆止暈止吐藥,或是快要上交通船了,才由導遊在上船前一人發一顆趕快吞下肚,甚至開始暈了才趕快吞藥,這樣當然沒效,因為船隻的移動方式,是所有交通工具中對內耳平衡器衝擊最嚴重的,所以如果內耳前庭細胞沒有完全被壓制,就會失去止暈效果。
一般人吃藥,都會說「半小時後藥效生效」,陳光超說,「半小時是藥物開始產生作用」,吃止暈藥半小時的時間,只能壓制小部份的內耳前庭毛細胞,但要發生止暈效果,一定要大部份的前庭毛細胞都被壓制後才能產生作用。
陳光超表示,一般的止暈藥包括乙醯膽鹼、抗組織胺等藥,通常要服用至少40分鐘,甚至要2小時以上才會發生壓制大部份前庭毛細胞的作用,所以服用藥物前,一定要先看仿單(說明書)。目前止暈藥除了口服藥,還有止暈貼片等等,陳光超說,止暈藥打針是效果最快的,口服的比較慢,至於止暈貼片則要看它滲透皮膚的速度來決定,不過只要用對時機,大部份都有效。
如果是搭郵輪旅遊,船一搭就是好幾天,陳光超建議,如果是服口服藥的人,記得要注意看多久就要補充藥物,通常郵輪的噸位大,比較穩也比較不易暈船,但如果是交通船這類,就比較容易暈了。
一般暈車時,多會建議暈車者多看窗外、呼吸新鮮空氣,陳光超說,多呼吸新鮮空氣對暈船有幫助,但是看窗外恐怕沒什麼效,可能還會更嚴重,因為會產生動暈症,就是因為內耳偵測到活動的速度,比眼睛反應風景移動的視覺訊號更快,感覺器官傳遞給大腦的訊息不一致,造成中樞神經系統混淆,而產生噁心的反應。
所以他建議可以在空氣清新處,注視一公尺前的目標物就好,讓中樞神經的視力固定以壓制症狀,可不要再跑去看船外海浪洶湧翻騰的樣子,如果加上船晃動太快,造成視覺混亂,反而會更暈眩。
另外也要注意,如果太疲倦、感冒、飲酒,前一夜睡眠不足或是腸胃不適等,可能會使內耳的平衡系統反應欠佳,還有,若是已經不太舒服了,又聞到臭油味,或是看到、聽到或聞到旁邊有人嘔吐,都可能引發自律神經失調,而誘發噁心、嘔吐、腸胃不適、冒冷汗等動暈症,所以記得,要搭晃動較嚴重,比較容易引起眩暈的交通工具前一夜,一定要睡飽,不要過度飢餓,但也別一吃飽就出遊。